中亚绿能潮起,线缆企业扬帆出海觅新机
近日,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宣布,正在合作建设绿色能源出口基础设施。三国将优先考虑风能,并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产量。
其中,哈萨克斯坦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及其广阔的风沙大草原为风力发电厂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该国能源部的数据,其风能潜力每年至少为9200亿千瓦时。据哈萨克斯坦政府发展计划,到2030年,绿色能源在其电力生产中的份额将上升到15%,到2050年将上升到50%,可再生能源市场潜力巨大。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大国之一,能源消费以天然气为主,为全面推进“乌兹别克斯坦-2030”战略,计划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升至40%,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据国际文传电讯社去年11月22日报道,阿塞拜疆能源部副部长瓦利耶夫表示,阿计划到2028年实现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870兆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33%。目前,阿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为1688兆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20%。此前,阿政府计划到2030年提高至30%,预计阿将提前完成既定目标。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在绿色能源领域的联系日益密切,一批批合作项目相继建成落地。与此同时,在中亚地区投资新能源产业的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多,有效助力当地向低碳发展转型。中国同中亚的合作“绿意盎然”,前景愈发广阔。早在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中国便与中亚五国达成了系列合作共识,包括“发起中国-中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深化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合作”。在中亚各地,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为当地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哈萨克斯坦图尔古孙水电站是中哈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落地的第一个水电领域合作项目。该水电站总装机2.49万千瓦,设计采用中国标准,机电设备均由中国公司制造,有效带动了中国标准和装备走出去。项目于2021年7月投产发电,年均发电量7980万千瓦时,有效缓解东哈州电力紧缺困境,大幅降低了当地电力生产成本。2023年,阿塞拜疆在建最大光伏电站——戈布斯坦光伏电站开始分批并网发电。作为阿塞拜疆首个大型新能源项目,戈布斯坦电站投用后年发电量达5亿千瓦时,可供当地11万家庭使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20万吨,对阿塞拜疆能源结构性调整具有积极意义。当地时间2024年6月28日,中资企业在中亚投资建设的最大光伏项目——乌兹别克斯坦1吉瓦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由中国能建海投公司投资,包括布州500兆瓦和卡州500兆瓦项目,是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后,中资企业在中亚地区投资建设的首个大型新能源项目。当地时间2024年7月16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完成对乌兹别克斯坦巴什及赞克尔迪风电场和50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的部分股权收购。该项目是中亚地区在建装机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预计2025年建成投运。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苏畅表示,中亚国家不仅拥有丰富的传统能源储量,可再生能源资源也极为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而中国在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产业具备技术、管理和生产优势,能够帮助中亚国家实现绿色转型。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基础坚实稳固,展现出了深厚的互信互补优势,其合作互惠互利,充满了无限可能。长期以来,国内线缆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及市场布局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面对中亚电力传输激增的需求,众多线缆企业纷纷调整市场战略,加大在中亚地区的投入力度,以期在新兴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特变电工新疆线缆厂在开拓中亚电线电缆市场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中国与中亚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特变电工为中亚国家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了中国技术和中国智慧,其在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建成和在建电力项目已达数十个。据悉,特变电工相继建设了塔吉克斯坦杜尚别2号火电站和500kV“南-北”输变电工程、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电网改造项目和“达特卡-克明”500kV输变电工程、乌兹别克斯坦水电项目等一系列电力工程。在服务中亚国计民生的同时,也改善了当地的能源结构,促进了中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受到项目所在地国家的高度评价和肯定。此外,远东电缆已深度参与支持了哈萨克斯坦及缅甸电力碳纤维导线项目、阿塞拜疆60区308MWp光伏项目等多个项目,为其提供了产品和服务端的重要支撑。今年7月30日,乌兹别克斯坦地质与矿业部与山东华凌电缆有限公司签订谅解备忘录(MOU),旨在充分发挥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此前,乌兹别克斯坦丝路中亚国际博览会还与巩义电线电缆协会共同举行了合作推介会,或将为相关线缆企业打开一扇通向中亚市场的大门。在中国-中亚合作政策与市场双重向好的宏观环境下,我国线缆行业整体迸发出强大的适应性与竞争力。未来,中国线缆行业还将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契机,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强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感度,实现快速响应和精准服务,为中亚地区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贡献中国力量,展现中国线缆行业的整体实力与全球视野。